血气与邪,并客于分腠之间,其脉坚大,故曰实。脾主四肢而甲木乘之,则风淫末疾,故手足躁扰,木强土弱,所以当泻足少阳之实,补足太阴之虚。
病先发于膀胱,五日而之肾,一日而之小肠,一日而之心;二日不已死,冬鸡鸣,夏下晡。寒,亦作虚字训也。
虚者聂辟,气不足,按之则气足以温之,故快然而不痛。寒散则热退,故虽甚不致死。
凡是痛症无不执而用之,不知“痛随利灭”,“利”字训作“通”字,非下也。 复以生桑火炭置之地坎之中,高下以坐等者,欲其深浅适中,便于坐而得其暖也。
身体解,谓不耐烦劳,形迹困倦也。噫,嗳气也,其主在心。
《难经》曰∶“不能治其虚,安问其余?其有反者,是不应四时之气,脏独主其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