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明病,面赤,心下虽微满,不可下,邪未实也。况饮食减少,生化机微[1],天真之液不能如常流注,学者须知,切切不可见其经之后至,而即以通套等法施之。
阳衰阴盛,百病丛生,不独腰疾,但腰之痛属在下部,究竟总是一个阳虚,下焦之阴寒自盛,阳微而运转力衰,腰痛立作。不食一证所因最为繁多,无论内外各病,皆能致之。
如大小便不通是也;大便硬,腹满是也;狂妄奔走,叫骂不避亲疏是也;潮热谵语是也。处方者,亦应问之。
其人定见无神,面目唇口青黑,满口津液,不思茶水,虽十余日不便,而并无腹胀、烦燥不安等情。真火上腾,真火,天体也。
久病虚极之人,忽然鼻涕如注。 外出者,轻清之气,如天之雾露也。
平素多病多痰,法宜扶阳为先,祛痰为末,如姜附汤,姜桂茯半汤,真武汤之类,皆可施之。近来市习,治癫专以祛痰安魂定魄,治狂每以清水降痰,亦多获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