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善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,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;善补阴者,必于阳中求阴,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。此二症,疑即天疽锐毒。
斯时也,寒邪国中在表,故可取汗而愈。实者阴阳因有余,但去所余,则得其平;虚者阴阳有不足,再去所有。
实则兼滑,阳气胜也,故为从;若见涩,则阴邪胜而阳气去也,故为逆。浮而缓曰脾,浮而短曰肺,小浮而滑曰心,急紧而散曰肝,搏沉而滑曰肾,五脏脉体,不可不明也。
言勿得妄攻而数夺其胃气,不及于病,徒伤无益也。脏伤于内,则筋骨消于外也。
欲察脏气,必须先定五脏所病之脉,如肝主弦,心主钩,肺主毛,肾主石,脾主代。气既乱,故于前阴、后阴,血不时见,而月信反无期矣。
所以养人之正气;气味之偏者,药饵之属是也。心主,手厥阴经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