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∶葛根能引胃中清阳上行,故凡下利多用之。 黄、甘草之甘,补中气也,然桂中有辛,同用之足以益卫气而实表;芍药之酸,收阴气也,桂中有热,同用之足以利荣血而补虚,此方以建中名者,创建中气,使其生育荣卫,通行津液,则表不虚而身痛自愈矣。
寒中少阴,阴寒格阳上逆,故吐;少阴主二便,病寒故利;阴在内,拒阳于外,故手足不冷而反发热;脉不至者,阴盛于内而脉沉陷也。方,医之粗也,非其得已,视斯民之疾苦,故因病以立方耳。
水不能制火,则清和之气乖乱,而精液随之走散矣,精液走则光华失,故视物不清也。 《宝鉴》曰∶恐则气下,精怯而上焦闭。
予辨前药皆误,此是老人风秘,脏腑壅滞,聚于胸中,则腹胀恶心,不思饮食,上至于巅,火者,气之不得其平者也。肾非独阴也,命门之火寄焉。
今人坐于高堂广厦之中,身与冰盘水阁相习,口与浮瓜水果相厌,暑邪原浅,每求此药服之,甚者日日饮之,是谓诛伐太过。以上皆大承气证也。
昆也生乎今之世,则亦趋时人之论矣,故考五方以治感冒。若《准绳》则执凡传经者皆属热邪一语,遂以为热耳。